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来源:右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12 17:39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百色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百色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制定百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伟大使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历史性完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伟大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的五年,是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五年,是举全市之力攻坚冲刺、全面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和百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保发展、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强保障各项工作,脱贫攻坚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基本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如期实现。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经济实力位居左右江革命老区城市前列。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12个县(市、区)、899个贫困村、10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摘掉了千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帽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一批改革成果加快落地集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百色改革升级版不断深化提升。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获国家批复实施,迎来历史性全域开发开放,实现了从边陲地区向开放合作前沿的重大转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百东新区新颜初绽,田阳撤县设区、平果撤县设市,“大百色”“大县城”“特色小镇”协调发展,乡村风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口岸现代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完善,百色水库灌区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城乡宽带网络和4G通信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达72.45%,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工业污染物等污染源防控成效明显,主要河流断面、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创建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工作顺利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左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依法治市显著加强,法治百色、平安百色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早早实现经济社会恢复性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期间,百色与全国一样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是开放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深入发展的主潮流没有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但是,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反全球化浪潮迭起,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市加快发展的逆风逆水外部环境日益增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加大。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在推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正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但是,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我市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从我区环境看,广西迎来国家批复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历史机遇,但是,我区与全国一样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加上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也给我市发展形成新挑战。从我市发展看,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进入中后期阶段,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百色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最大市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多数产业仍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投资和消费拉动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开放合作平台配套不完善,互联互通堵点较多;创新驱动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基层人才短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较弱;部分领域改革推进较慢,要素成本偏高,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社会事业短板弱项较多,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民生改善任务重,等等。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扬斗争精神,合力攻坚奋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将与全国全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将迈上大台阶;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创新型百色;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外贸经济迈上大台阶,成为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壮大,基本建成美丽百色;文化事业获得显著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治理、市域治理、边疆治理和应急管理成果显著,基本实现百色治理现代化;平安百色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民族更加团结进步,边疆更加富裕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面貌根本改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百色治理现代化,建成“一市一区”(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打造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升级版),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为与全国全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完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建设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建成“三中心两区一市”(以铝为核心的区域性绿色制造中心、区域性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心、区域性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中心、右江河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面向东盟开放的门户城市),在左右江革命老区范围内处于全面引领和主要支撑地位,实现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目标任务,建成活力老区、美丽老区、幸福老区、文化老区。

——打造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升级版。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边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与东盟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投资和消费空间得到深化拓展,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初步建成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稳边安边兴边的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完善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百色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始终胸怀大局,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紧密相结合,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市发展实际,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经济增速保持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获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百色改革升级版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外向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高,贸易和投资国际化、便利化、自由化程度加快提升,全方位开发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社会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优质教育、卫生健康资源加快布局发展,教育质量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法治百色、平安百色建设扎实推进,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得到深化落实,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科学;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三、高质量推进试验区建设,更好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面向东盟开放门户城市和双循环重要节点,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7.创新试验区体制机制。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开发开放的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投资项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跨境贸易创新,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建设智慧通关平台,降低贸易成本。实行口岸落地签证,双方认定“自驾游证”,实现“一站式”便利通关。优化监管流程,开展大数据监管,促进数据联通。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建立尽职免责机制。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建设智慧百色行政审批平台。建设试验区市县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标准。建设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同步兑现惠企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

8.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南北向重点建设黄桶—百色铁路、靖西—龙邦铁路,东西向重点建设南昆二线、百色至兴义高铁、云桂沿边高铁和改扩建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推进省际市际交通网建设,全面打通南北陆路大通道,形成南接中南半岛至东盟地区、北联成渝地区至欧洲、西通云贵至湄公河地区、东达“两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陆海联通新格局,把百色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联通枢纽。提升立体通达水平,进一步拓展中欧班列和“百色一号”运营,改扩建百色巴马国际机场,加快建设通用机场,开通东盟国家航线,促进公铁水多式联运。全面提升右江千吨级黄金水道,加快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和跨江大桥提级改造,完成右江航道(两省界—百色段)整治工程。加强口岸提升工作,推进龙邦、平孟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配套完善口岸和互市贸易区(点)基础设施。

9.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建设贸易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合作,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工贸易园区以及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强铝产业链国际合作,建设跨境铝产业合作园区,建立海外氧化铝生产基地,建设平果铝精深加工聚集核心区、德保铝镒工业核心区,做大做强铝加工贸易,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百色)铝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加快做大做强外贸经济,优化贸易结构,加快边境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发展服务贸易。全面推进边境贸易商品落地加工园区建设,努力建成中南半岛加工集散中心、转口离岸贸易中心。加强农业开放合作,建设国际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平台。

10.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教育领域合作,加大医学、东盟小语种、金融等人才的培养,实施壮语、东盟小语种双向培训和研学的示范性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加强培训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党政人才培训交流合作,助力百色干部学院、百色市委党校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培训基地。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合作,共同组建中国—东盟旅游联盟,建设中国—东盟国际旅游康养合作区,打造中越边境旅游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壮乡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医疗卫生合作,推进养老养生休闲旅游跨境合作,推进与东盟国家医疗资源互认共享,建立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协同机制。加强体育合作,努力把百色建成中国—东盟体育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抓好跨境劳务合作。

11.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瞄准国内国际需求,注重挖掘百色优势和潜力,着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以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抓手,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全面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内循环体系,着重推动构建大北方(北京)—百色供应链循环体、粤港澳大湾区—百色供应链循环体、大西南—百色供应链循环体,形成国内需求—百色高质量供给—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加快构建外循环体系,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积极畅通国际外循环渠道,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着重构建东盟—百色供应链循环体、欧盟—百色供应链循环体,形成百色供需市场—国际供需市场—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的双向良性循环。

12.大力拓展投资新空间。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强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储备,扩大重大科创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链投资,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加快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大交通领域投资,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县城供水改造提升和农村自来水通达覆盖工程,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进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金融等项目建设,培育西林大数据存储中心。加大能源保障投资,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煤炭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油气管网,实现天然气“县县通”。拓展产业投资空间,着力扩大补链强链延链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资。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更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直接融资,拓展重大项目境外融资渠道,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13.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快零售创新转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积极扩大汽车、家居、住房等消费,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培育引导新型消费,有序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完善消费网络体系,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和小店经济体系,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积极培育网络直播带货、“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14.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建设百色科技馆,加快建设创新型百色。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快铝产业研发、科创、技术、信息、孵化等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铝产业研究院;建立锰系新材料研发中心;推进建设国家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芒果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南亚芒果产业研究学院、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院、中国—东盟兰花研究院。激发创新主体活力,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开发创新,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创新链,鼓励建设中试基地和科技孵化器;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服务平台,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参与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登记和专利权转让;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见习基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科研院所优化整合;加大科技奖励,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成果奖;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创新岗位或者一线优秀人才倾斜,探索科研人员按劳取酬实行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支出经费逐年递增。

15.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并落实试验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创新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制度体系,着力吸引区内外和国际人才到百色创新创业,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区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拓展人才引进和培育平台,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红城汇智”等一批重大人才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团队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聚焦产学研融合需要,设立“人才飞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大人才创新创业园建设,加强创业扶持、创业金融支持等力度。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人才发展公益基金,支持人才集团发展。创新完善人才评价认定机制,建立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

16.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推动“智能+”,促进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铝资源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壮大提升制造型产业链,振兴发展消费型产业链,提升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全力建设以铝为核心的区域绿色制造中心。高质量推进铝产业发展,继续推进“铝二次创业”,大力发展铝箔、再生铝、汽车轻量化、交通用铝、消费用铝、铝基高端装备等产业,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东盟新兴铝产业基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锰系新能源电池材料,建设锰、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碳酸钙、木材加工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健康制造业,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绿色食品等健康制造业。加快推进消费品工业振兴发展,提升轻工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现有园区的专业化和综合化改造,大力推进国家级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广西百色高新区成为国家高新区,建设深圳百色合作产业园、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打造产业孵化器和集聚地。深入开展“三企入百”行动,推进东西部产业协作,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抓好中小微企业发展。建设企业家队伍,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17.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积极引进“三大三新”“双百双新”重点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突破。探索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设5G信息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游民创客基地,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百色数字产业新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环保设备产业,开展专业节能环保服务,推广装配式建筑、新型节能材料运用,积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发电和热能利用,开展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的试点应用。积极发展经济新业态,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1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物流、冷链、金融、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为铝产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坚持以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开发养生度假、森林康养、户外运动、中医疗养等健康旅游产品,建设乐业全国避暑养生胜地、田林岑王老山康养胜地,打造区域性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中心、区域性人才疗养驻地、桂西养生养老产业集聚区、国际疗养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建设靖西龙邦、那坡平孟国际物流中心等跨境物流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快壮大金融服务业,加快设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民营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企业,发展跨境金融,加快建设百色金融科技城,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城市。大力发展服务新业态,着力发展医护培训、科技评估、知识产权代理、咨询、家政等服务业,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培育科普产品衍生产业,培育发展科技集成服务商。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高新区科技服务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

五、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制度创新推动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破除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整体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19.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推动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国企提质增效。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健全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大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在更广领域运用。加大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推动线上线下办事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次数。扩大指定认证实施机构范围,提升认证检测一站式服务能力。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20.持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坚决落实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大提质增效要求,强化财政统筹能力。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构建财源建设新布局;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深入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健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税收制度,构建现代征管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支持银行机构积极建设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培育上市公司,支持优质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债券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开展新经济统计,加快现代化基层统计调查体系建设。

21.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标准地”出让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净地”出让制度;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工作,建立综合管理平台;落实征收公益用地认定规定,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抓好区域电网、能源电力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政府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全流程”效能监督,形成全市统筹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精细化及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推动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多渠道实现政务服务汇聚和业务协同。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实施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流动渠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2.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试验区“三区一轴”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空间、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空间,相应配套完善不同功能区政策措施,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布局,着力保持好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加快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化地区产城融合新发展,提高城市经济和人口聚集能力,有序促进城市化进程。推动农产品主产区提升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支持生态功能区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提升生态功能区发展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3.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大百色建设,重点推进百色大道田东段、平果段建设,提速建设百东新区,促进右江—田阳一体化向右江—田阳—田东—平果一体化迈进,建设右江河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动田东撤县改市;突出抓好百色中心城区建设,改善提升老城区,充实完善新城区,做靓做美右江河谷;抓好平果、靖西、隆林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北部生态新区建设;深化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推进县城区扩容提质;突出特色城镇建设,扩权强镇,加快培育特色小镇,抓好乡镇所在地建设提升工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财政、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要素保障,推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快城市框架拓展和路网延伸,加大市政基础、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处理、产业培育等设施建设,增强县城承载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美丽城镇建设,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融合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社区建设,推行文明小区创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布局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推进中心城区“两城”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抓好棚户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经营产业化、技术集成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力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心。加强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收储调控,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做大做强芒果、蔬菜、柑桔、桑蚕、油茶、木材、药材、茶叶、畜禽等优势产业聚集区,加快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绿色农产品加工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积极推动田东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粮油、果蔬、畜禽等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康养农业、定制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积极申报、用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和“圳品”认证,高质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保障重要农产品高质量供给。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农业。强化农业支持保护,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害防控。强化农业种质保护,积极推进田东(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25.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做好传统村落保护,推进重要交通沿线乡村风貌改造升级。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乡村水、电、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全面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清洁能源使用;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加强乡村文体、科教、卫生、养老、商贸等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壮大县乡农业技术队伍,吸引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持续建好农村“四好”公路,提升农村道路通达水平,巩固乡村建设成果。

26.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升级推广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普惠性、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探索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制定有序流转的林权交易制度,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面和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

2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落实国家欠发达地区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继续推进脱贫县(市、区)经济发展,重点帮扶深度极度脱贫县推进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深百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乡村振兴县全覆盖;强化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八、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建设民族文化名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28.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筑百色精神高地,建设百色精神家园。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党内学习制度,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乡村健康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大力加强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文秀教育基地,推动黄文秀优秀品质永续传承,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29.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文化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非遗展示馆、艺术培训中心、文化广场、壮剧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舞台艺术、演艺精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思想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深入开展送文化文艺下基层活动。完善农村群众文化扶持机制,支持成立农村各类文化团体。推动“文化+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广电”工程。强化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加大体育事业投入,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30.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规划,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发展文化创意、现代传媒、影视服务、数字内容、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支持发展体育产业,创新文旅体融合消费新业态。扶持精神文化创作,建设一批文艺创作基地、试验基地。依托红色文化、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推进红色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创作基地。推动文化交流合作,举办文化论坛、文化联展、经典诵读、国学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民族风情、边关揽胜、休闲养生、山水田园等旅游产业带,建设旅游强市,建成区域性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中心。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完善旅游设施和配备功能,做好重点景区提级改造,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历史街区。深化旅游对外开放合作,构建大百色旅游圈。

31.建设民族文化名市。保护和发掘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民族文化特色创意产品开发,打造特色工艺品加工基地。开展国家级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申报,推动国家级非遗民族文化产品的申报、保护、利用。加大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实施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句町文化等民族文化研究工程。挖掘民族文化节庆资源,持续打造“三月三”歌节、盘王节、火把节等民族节庆品牌。加强特色村镇建设,大力开展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小镇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合作,密切与周边省市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与东盟国家文化体育交流。

九、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32.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推进“智慧林业”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加大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和重要水源林保护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加大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林;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和宣教工作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稳步推进珠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美丽百色”建设。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九类生态功能提升与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群。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高标准建设平果市绿色矿山示范区,形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以县为单元整体推进矿山修复工作,全面提升矿山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水平。探索推进流域补偿工作,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3.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和常态化联合巡查执法机制,突出强化城市扬尘综合整治、秸秆焚烧管控和臭氧污染防治,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深化设区城市、县级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促进水环境质量稳中提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医疗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高医疗风险防范能力。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加强排污单位事中事后监管。建设百色智慧环保平台,构建环保应用系统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

34.加快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工业产业总体布局,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三线一单”,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环保产业,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引导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实现管理和技术的绿色改造。深入开展“帮企减污”,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环保管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鼓励全民低碳生活,促进绿色生活风尚。推进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着力发展再生铝,逐步实现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做好矿产资源保护和配置工作,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35.强化生态文明制度落实。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多规合一”。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高效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依法依规、权责一致、终身追究机制,实行党政同责,推进资源环境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强化社会监督,完善举报奖励机制、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十、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

坚持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36.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大低收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低收入群体劳动者素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最低收入标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依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益。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平均补助水平,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小康生活相适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37.建立就业创业优先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就业服务,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创业,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以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及配套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加大残疾人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加大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注重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就业创业服务中的作用,优化劳动力培训、组织化劳务输出。加大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孵化体系建设,鼓励自主创业,畅通小微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处置机制,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38.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品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完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百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均等,实现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融通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特殊教育完善提升发展、专门教育创新协调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开放融通的终身学习体系;支持高校提升办学层次水平,推动右江民族医学院创建百色医科大学、百色学院创建百色大学,大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积极拓展深化与国内外的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教育开放合作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学优化学校布局,统筹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深化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探索学徒制育人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多元投入合作办学机制,积极发展优质民办教育,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深化教研和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教师地位待遇提升和职业发展保障机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职业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家庭教育、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互联网+”新型教育体系,助推教育现代化。

39.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升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三医联动”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推进生命健康城等项目建设,探索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国际医疗合作先行区,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职业病防治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提升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残疾康复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人力资源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和创新。

40.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市统筹,加快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进保险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老有康养、病有良医、弱有帮扶、困有救助”的社会保障服务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健全门诊医疗统筹保障机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保障机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探索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积极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分层分类梯度救助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和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创建新时代退役军人文明实践所,完善就业创业等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特殊群体医疗救助、生活补助、护理补贴等保障水平。

4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国家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完善老年人补贴制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健康养老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加快培育康养、旅居品牌,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加强县(市、区)老年大学建设,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推动老年人口再就业。

4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边疆治理、乡村治理,形成具有百色特色、边疆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助推百色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推进百色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力驱动市域社会治理格局转变、机制完善、方式转化、重心转移、动能转换,构建市级统筹主导、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抓好基层基础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完善以“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坚持走党建引领、“四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面加强边疆治理工作,建立健全边疆治理体系,全面提升边疆治理能力,全力建设团结边疆、富裕边疆、文化边疆、法治边疆、生态边疆、智慧边疆,更好服务试验区建设。

十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百色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平安百色建设协调机制,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构建保障百色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框架,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百色。

43.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健全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推进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健全国家安全审查监管、风险研判、防范化解制度,加强和改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筑牢维护国家安全铜墙铁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构建数据一体化安全体系。

44.确保经济安全。建立全市经济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经济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加强重点产业竞争力调查和风险评价,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济利益安全可控。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业竞争、抗风险、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确保生态、新型领域安全。建立矿产资源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保障影响全市的能源、大宗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加快推进智慧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45.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发挥应急管理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救援机制、方案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现代大应急管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精准排查精细化解矛盾纠纷,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机制,加强信访维稳,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防范制度,加强涉众型利益群体的政策落实、帮扶解困等工作,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分析研究,提高对新型风险的识别、预警、防控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物品、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和执法措施,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常态化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46.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快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数字平安百色”建设和“雪亮工程”深度应用,织密治安防控网,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铲除涉黑涉恶滋生土壤。创新和完善打击犯罪的新机制新手段,紧盯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和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打击整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压降命案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事件。

47.维护边疆巩固安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人防战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驻百部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推行“边长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设智慧边防,严打“三非四贩”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深化抓党建促兴边富民行动,落实边境边民扶持政策措施,实施边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发展边境特色产业和边民互市,建好沿边国门学校、国门医院以及沿边特色城镇带、沿边口岸连接道路,推进强基固边、开放睦边、产业兴边、民生安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深入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拓展双拥创建成果,建设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

十二、团结奋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48.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党委全面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党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干部选任标准,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用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入学习宣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推进容错纠错办法落地。

49.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切实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全面提升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足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断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加强立法工作,促进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百色。

50.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决策部署在百色落地落实,确保完成本次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市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