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百色起义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07-01 11:13
1929年10月,俞作柏和李明瑞等将领从梧州乘船回到南宁,邓小平到商埠码头迎接。俞、李二人面露愧色,邓小平安慰说:“战争中难有常胜将军,这次打败仗,下次打胜仗!”
此前,俞、李决定举兵反蒋,邓小平劝说“时机尚未成熟”。但二人“主意已定”,随即率师东征。果然不出邓小平所料,正当俞、李讨蒋军即将接近亲蒋的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部队时,广西第十六师师长吕焕炎(桂系旧部)被蒋介石以广西省政府主席的官衔和二百万块光洋所收买,宣布拥蒋,反戈一击。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在桂林通电拥蒋,逼俞、李下台。第四十四旅旅长黄权(原俞、李心腹将领)被吕焕炎以三十万块光洋收买。众叛亲离,俞、李讨蒋不战而败。
“下一步,怎么办?”李明瑞直率地提出来。
敌大军压境,南宁不是久留之地。邓小平随手递上“战略转移方案”,李明瑞看完了方案,满脸笑容,喜形于色,当即说道:“这个方案好!”
两天后,邓小平率数十条火船,满载武装人员和军事装备,溯右江而上;张云逸率领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走陆路,水陆并进开赴右江。
右江地区,地处桂、黔、滇三省交界,崇山峻岭,进可攻、退可守,地理环境上是一个战略要地;左、右江距南宁远,国民党反动派势力薄弱,革命力量易于发展;右江地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过中共组织,人民经受过革命风暴的考验,群众基础好,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好地方。
进驻百色城后,邓小平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传舆论工作和办报纸的事。他想起当年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看到列宁写的《从何着手》一文中的论述,“没有政治机关报,就不可能有称得上政治运动的运动;没有政治机关报,就绝对不能实现我们的任务——把一切政治上不满和反抗的分子集合起来,用他们来壮大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他觉得办报是件急在眉睫之事,于是,立即亲自草拟筹办《右江日报》和《士兵之友》杂志的计划。
11月1日,一份八开两版的《右江日报》创刊号问世了。该报每周的宣传纲要和社论,邓小平都亲自审阅批示。《右江日报》象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右江两岸军民的心,为右江农民运动和百色起义提供了一块重要的舆论阵地。
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在祖国南疆的广西和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组织和领导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百色起义,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培养了一大批坚强的革命骨干,为中国革命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1930年10月,邓小平带领红七军北上,但是,他却在壮乡,在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百色市纪委监委蒋立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