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蒋立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10:00
2月13日,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指出,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件共包括九个部分,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埋头苦干,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管全面、管长远的大战略,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非一时之功所能致。面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相比于“行”,“知”显得更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吃透《意见》精神实质,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怎么办、怎么干了然于胸,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方法,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找准发展的优势短板,把握干事的轻重缓急,做好建设的顶层设计,确保每一项规划可操作、能落地、有成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发展具有脆弱性,推进乡村振兴的每一项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项目盲目上马、产业盲目跟风、经济盲目投资必将会“一地鸡毛”,血本无归。要坚持遇事多商量,集思广益、结合实际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家长制”和“一言堂”,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成事之要,在于得人。要用好用活“土专家”“田秀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乡村人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适用实用、所有作为,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多俯下身子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让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纪检监察机关要挺纪在前,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过硬作风是成事之基,要紧盯“关键少数”,督促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深化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迎评送检、填表报数、过度留痕等负担,推动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百色市纪委监委 蒋立文)